在勒沃库森对阵巴塞罗那的欧战焦点战中,一次极具争议的判罚成为了全场转折点。
比赛进行至下半场,勒沃库森队右路发动攻势,边翼卫弗林蓬在底线附近起脚传中。皮球飞行过程中,先是在空中击中了一名防守球员的身体发生轻微变向,随后快速且近距离地反弹到了禁区内的朗格莱张开的手臂上。勒沃库森球员当即向裁判示意对方手球犯规,要求判罚点球。
主裁判在第一时间并未鸣哨,比赛继续进行。片刻后,视频助理裁判(VAR)介入,提示主裁判可能存在漏判。主裁判随即跑到场边亲自观看视频回放。
通过多角度、慢动作的仔细审视,裁判最终做出了决定:取消点球判罚。判罚依据核心在于对“自然位置”和“无意手球”的认定。裁判组认为,朗林莱的手臂虽然张开,但其处于奔跑和保持身体平衡过程中的自然动作范畴。更重要的是,弗林蓬的传中来球距离极近,朗格莱完全没有时间和空间去做出反应以躲避来球,此次手球接触并非其主观故意行为。
因此,根据当时的比赛规则,裁判认定该情况不构成点球犯规,维持比赛原判。这次经过VAR复核后的改判,虽然引发了部分球员和球迷的讨论,但最终的结果体现了现代足球规则中对故意性原则的强调,以及科技辅助下对比赛判罚精确性的追求。